黑龍江富錦: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 讓小區有“禮”更有“你”
【黑龍江旅游食品網】訊(陳雪婷 高偉)黑龍江富錦市圍繞“爭創文明城市建設五彩家園”總體目標,將南崗社區作為先行試點,以“黨建引領、分類施策、多元共治、跟蹤督效”為原則,持續推動“有禮小區”建設走深走實。
系統籌劃定方向,營造“有禮”氛圍。堅持以摸底數、定方案、強宣傳為基礎保障,按下“有禮小區”建設“啟動鍵”。摸清底數掌實情。全面摸排轄區內所有小區,精準掌握小區樓棟、面積、住戶、黨員等底數信息,特別是黨組織覆蓋、管理服務覆蓋等情況,按“一小區一冊”編碼建檔,真正做到底數清、問題明。分類施策細分工。深入實施小區“分類治理分檔晉級”工程,按照“一類小區一方案”,持續推動示范引領型優質小區、良性發展型普通小區、托底維持型“三無小區”建設工作落實落細。全面宣傳廣動員。深入開展“禮傳萬家”行動,依托社區網格群、公眾號、朋友圈發布“有禮小區”“有禮樓道”“有禮家庭”評比活動通知,并累計轉發文明禮儀、環境衛生、安全知識等7類民生信息30余次,讓文明新風吹遍“網格”。
南崗社區創建“有禮小區”活動方案的文件通知
多措并舉強保障,深化“有禮”建設。堅持以建機制、抓自治、優教育為關鍵環節,點燃“有禮小區”建設“紅引擎”。創新“紅話筒”議事機制。打造“1(社區黨組織)+3(居委會、業委會、物業)+X(機關聯絡員、社會組織等)”多元主體參事、議事、共事模式。通過微信群時時聊、每日晨會天天見、聯席會議周周議,先后解決老舊小區改造、“三無”小區治理等難點堵點問題110余件,啃下治理“硬骨頭”。打造“紅管家”自治品牌。成立由黨小組長、樓棟長、社區黨員、居民志愿者為主體的社區“紅管家”服務團,并在小區公示欄及時公開“紅管家”人員聯系方式、服務清單等內容,通過“居民說—聯合議—管家辦—群眾評”四步閉環工作法,累計化解家庭糾紛、鄰里矛盾等400余件,將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有效注入基層。探索“紅課堂”教育模式。發揮黨群服務中心教育陣地作用,持續開展“崇德尚禮”專題“紅色課堂”活動,通過合唱《公民道德歌》、觀看專題片《榜樣7》,“道德模范”現身講、“最美家庭”話家風等多項宣德普禮環節,累計教育黨員群眾310余人次,真正達到“以德潤心、以禮育人”的效果。
南崗社區“紅管家”服務團為“三無小區”粉刷墻面
跟蹤問效促提升,引領“有禮”風尚。堅持以樹典型、強督導、重反饋為有力支撐,寫好“有禮小區”建設“后半篇文章”。示范帶動立標桿。創建《三型“有禮小區”驗收評分標準(試行)》方案,主要從黨建引領、物業提升、小區治理、文明服務等四個方面評價打分,成功打造以鴻福天地、學府新邨為主的示范點位,累計組織學習觀摩、經驗座談活動12場次,不斷助推“有禮”建設擴面增效。回頭督效促鞏固。建立“居民+社區”雙向督導模式,緊盯達標小區反彈情況,在小區公示欄、居民網格群公開群眾舉報熱線,成立南崗社區專項督導小組全覆蓋式包聯已達標小區,累計發現飛線充電、私墾種菜等問題70余項,現已全部完成整改,有效防止不文明現象再度“回潮”。匯聚民意暖民心。暢通“線上+線下”雙結合的“有禮小區”意見反饋渠道,線上依托電子問卷、“碼”上聽“禮”說等方式,線下通過“網格大走訪”“民情懇談會”等渠道,累計征求小區公建配套、環境維護等改進意見百余條,跟進解決小區門禁損壞、坑洼積水等問題20余項,并將6條優質提議納入下年工作規劃,切實將群眾“呼聲”變成“掌聲”。
南崗社區工作人員為各社區負責人分享“有禮小區”示范點位建設經驗